2022年以来,临潼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,坚持完善法院自行救助、法检联合救助、救助“三项机制”,在释放司法救助效能上下功夫,救急解困,不管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初心使命。
立足司法本职,完善法院主动救助机制
“感谢法官的关心,不仅帮我解决了纠纷,还主动帮我申请到救助金,让我及时给爱人交了医药费,给我帮了大忙了!”一位来自相桥街道的李大爷感激地说道。
临潼法院全院各部门在审判、执行案件办理的全过程、各环节全面落实司法救助责任,变“被动救助”为“主动救助”,实行“业务部门初核、综合庭办理”的自行救助模式。2022年以来,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3件,救助因案致困当事人31人,发放救助金99.88万元,减、免、缓诉讼费9案5.27万元,救助案件数量和金额大幅提升,取得良好的救助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汇聚司法合力,畅通法检联合救助机制
为加大司法救助力度,扩大救助效能,临潼法院执行局与区检察院共同探索联合救助新模式,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、交通事故、人身伤害等符合救助条件的执行案件,主动帮助当事人联络并申请区检察院司法救助,2022年以来,临潼法检两院联合救助20案,发放救助金47.05万元,以司法合力传递法治温度。
“全体执行干警在办理案件中,主动加强救助线索排查,尤其是在被执行人没有清偿能力、可能终结和终本的案件中,主动询问、排查申请人家庭生活情况,对生活困难的申请人,及时开展救助”,临潼法院党组成员、执行局长贾如说道。
加强多方联动,构建区域多元救助机制
今年以来,临潼法院加强与区民政府、区妇联、区总工会等部门的有效衔接,为刑事、民商事案件中的困难当事人申请救助金,融合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,尽可能引入更多的部门力量参与到救助体系中,最大限度提升司法救助效能。
在一起刑事犯罪案件中,得知被害人的父亲去世、母亲数年下落不明的情况,临潼法院刑庭主动对接属地街办、村组,多方核实被害人母亲亦去世的情形后,联合区民政局、区妇联、区检察院等部门,现场核实情况,帮助进行孤儿认定,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帮扶,确保救助政策发挥实效。